蒲蛰龙实验室

蒲蛰龙(1912-1997),广西钦州龙门人,祖籍四川,出生于云南,赌博app 教授,中国科学院院士,国际杰出昆虫学家,中国害虫生物防治奠基人。蒲蛰龙先后在中山大学农学院、华南农学院、中山大学生物系、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、赌博app-网络赌博软件 等单位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。蒲蛰龙曾担任中山大学副校长,赌博app-网络赌博软件 首位院长,我国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二、第三届委员会主席,第三至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。

蒲蛰龙院士(1912-1997

 

立志为农,奋斗不止

1931年秋,蒲蛰龙先生预科毕业,凭着优异的成绩免试直升国立中山大学。出于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状况的了解,他选择在农学院农学系就读,专攻昆虫学科,立志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当时的旧中国,昆虫分类学的研究者寥寥无几,而昆虫作为动物界的重要组成部分,占据了动物种类的80%。其中,既有对农业有益的昆虫,也有威胁农业生产的害虫。蒲先生深知,只有系统掌握昆虫的分类、构造、特性及功能等基础知识,才能为昆虫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提供切实的支持,也能为未来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开辟广阔天地。

1935年秋,蒲蛰龙先生进入燕京大学研究院生物学部攻读研究生,师从世界著名的昆虫分类学家胡经甫教授,专攻昆虫分类,期间他发表多篇论文,发现30多个昆虫新种,在我国牙甲科昆虫分类研究领域崭露头角。“七七事变”之后,因时局动荡,蒲蛰龙回到中山大学农学院任教。在抗日烽火年代,蒲蛰龙跟随学校西迁云南澄江和广东乐昌。虽然条件异常艰苦,他却坚持教学科研,持续关注民生。1940年,他第一次开展了“以菌治虫”的实验——以微生物防治蔬菜害虫菜青虫。取得成功后,他立刻向当地农民推广,并发表了论文《云南澄江白粉蝶幼虫细菌防止之初步试验》。从此,“生物防治”和“关注民生”便成了蒲蛰龙一生科学研究的关键词。

1946年,蒲蛰龙先生获美国国务院奖学金,远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攻读博士学位,师从美国著名昆虫分类学家C.E.Mickel教授。求学岁月里,蒲先生在潜心研究之余,还自学了法语、意语、日语等7国外语,为日后的科研之路铺设了坚实的语言基石。1949年,他获得博士学位,当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,毅然谢绝美方的多次挽留,放弃优渥的生活条件,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,并倾其毕生所学,为祖国的昆虫学和害虫生物防治事业奋斗终生。

 

献身科教,硕果累累

在这片他所热爱的广袤热土上,蒲蛰龙先生倾注了毕生精力与智慧,为祖国的昆虫学和生物防治科教事业奋斗终生。他的身影遍布农田、林区、果园等;他的足迹跨越大半个中国。澳洲瓢虫、孟氏隐唇瓢虫、赤眼蜂、平腹小蜂、黄猄蚁、多角体病毒、松毛虫、吹绵蚧、甘蔗螟虫、荔枝蝽象、水稻害虫等皆是他的研究对象。蒲蛰龙先生最为人称颂的成就之一,便是他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开创性工作。蒲先生提倡和加以实践的“以虫治虫”、“以菌治虫”,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,促进生态平衡的绿色发展理念,在国内建立的大面积试验基地上取得巨大成功。他提出的“以发挥天敌效能为主的害虫综合防治策略”获得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赞誉,并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专家认为是“最合理的水稻害虫防治计划”,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独特成就。1978年,有三项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。与此同时,蒲蛰龙先生带领他的团队在立足于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创新,从宏观到微观,生态到分子,形成一系列生物防治害虫的理论,多项研究成果得到推广应用,成效显著,为我国绿色农业发展、环境与食品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
蒲蛰龙先生在鉴定水生甲虫标本

蒲蛰龙先生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开拓者,更是昆虫学科建设的领路人。自上世纪60年代起,蒲蛰龙先生先后创建了中国科学院中南昆虫研究所、中山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、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、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先进的科研平台,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舞台,科研工作如虎添翼,成果斐然。蒲先生累计在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约200篇,独立或合作完成6部专业著作,其中《害虫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方法》和《昆虫病理学》更是成为了昆虫学领域中享有盛誉的高水平巨著。在蒲先生的不懈努力下,中山大学昆虫学科成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,并设立了首批博士后流动站,极大推动了国内昆虫学研究的深入发展。

蒲蛰龙先生与学生在网室观察水稻害虫发生情况

 

言传身教,桃李芬芳

蒲蛰龙先生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工作者,更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。他犹如翱翔苍穹的雄鹰,以自身心血滋养培育了众多英才,他亲自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课,共培养研究生32名,博士生19名及博士后1名,中青年教师数十名。在教学上,蒲先生秉持生动活泼的启发式教学,主张多看文献和经典著作,强调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、基础理论和基础操作方法,同时注重开阔思维和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。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,先生以身作则,潜移默化地感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。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终其一生为科教事业的奉献精神,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。

蒲蛰龙先生在昆虫标本室指导学生

作为伟大的教育家,蒲蛰龙先生倾注了满腔热情,毫无保留地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;作为杰出的科学家,蒲蛰龙先生高瞻远瞩,开拓创新,为祖国的科学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对于蒲蛰龙先生的杰出贡献,党和政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认可。

1956年,蒲蛰龙先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

1964年起,蒲蛰龙先生连续六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

1978年,蒲蛰龙先生获3项全国科学大会奖

1980年,蒲蛰龙先生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(院士)

1982年起,蒲蛰龙先生任广东省第二届、第三届科学技术协会主席

1985年,蒲蛰龙先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

1989年,蒲蛰龙先生被国家教育委员会授予“老有所为精英奖”

1990年,蒲蛰龙先生被国家教委、国家科委授予“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学工作者”称号

1991年,蒲蛰龙先生被授予“广东省关心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”光荣称号

1992年,蒲蛰龙先生被广东省省委、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、被评为南粤杰出教师

19971231日,蒲蛰龙先生仙逝,蒲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,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,将永远鼓舞着我们。蒲蛰龙先生爱国情怀从未消散,他立有遗言,将其与夫人利翠英教授的大部分积蓄,用于成立一个科学基金,继续以另外一种方式推动我国环境和食品安全、昆虫学和生物防治科技研究工作的发展。2002728日,为纪念蒲蛰龙先生诞辰90周年,赌博app 正式成立了“蒲蛰龙科学基金”,用以缅怀与纪念先生,弘扬和继承先生无私奉献、炽热真诚的爱国主义精神,和刻苦钻研、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。至今,该基金共募集200多万元,共奖励过优秀研究生150余人次,代代优秀学子传承着先生不朽的学术光芒与崇高精神。

“生物防治,造福人类”。时值中大百年校庆和中大生物学科创建100周年之际,谨向蒲蛰龙先生献上最真挚的缅怀和最崇高的敬意,愿先生的精神永驻康乐园,愿先生的风范永存中大生科人心中!为了感念蒲蛰龙先生对赌博app-网络赌博软件 发展的杰出贡献,学院决定将生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动物学实验室冠名为“蒲蛰龙实验室”。我们希望以“蒲蛰龙实验室”冠名的方式,让每一位学子时刻谨记楷模之光不息,基金之源不竭,科研之火不灭,也希望能够召集更多校友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共同参与捐赠,为赓续蒲先生为之奋斗一生的生物防治事业添枝加叶,增光添彩!

附“蒲蛰龙科学基金”捐赠链接二维码

大额捐赠请通过银行转账:

开户单位:广东省中山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

开户行:中国农业银行广州中山大学支行

账号:44051501040000080

备注:请务必注明“XXX(姓名)捐赠蒲蛰龙科学基金”